
呂春梅訪談嘉賓
重慶愛德華醫院婦產科專家

-
保胎需要到哪個科室?
流產按時間可分為早期流產和晚期流產,如果流產發生在12周以前即為早期流產,一般建議早期流產的孕婦可以到生殖健康科進行治療。而在12周以后到28周的為晚期流產,建議到產科進行相關的治療。
-
哪些情況需要進行保胎?
要保胎的情況有以下幾種,孕期有高危因素的:如孕媽媽年齡在35歲以上,且孕期有異常孕產史,有接觸有害物質,妊娠期并發癥,如孕高癥、妊娠期糖尿病、輔助生育的孕媽及有復發性流產的患者妊娠后需要進行保胎。另外,有流產跡象的孕媽媽也需要保胎,當出現了停經后的下體流血和腹痛,首先應到醫院確診出血和腹痛的原因,并排除宮外孕和宮頸疾病的可能性,確定了是宮內妊娠流產,則需要采取相應的保胎措施。同時,醫生也會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找出流產的原因,并制定相應的保胎措施。
-
懷孕3個月以后就不需要再進行保胎了?
一般寶寶在12周以后,就處于相對比較穩定的狀態,發生流產的幾率會大大降低,但也會有一些特殊的情況發生,比如在孕晚期發生的流產,由于子宮畸形、宮頸疾病以及孕前做了宮頸的部分或全部切除,導致宮頸機能不全,進而引起晚期流產,這時候就需要進行保胎干預、保胎處理,否則容易出現胎膜早破、早產、流產,甚至危及到寶寶的安全。同時,在孕期我們還要避免腹部被重力擠壓、撞擊導致流產等。
-
保胎一定要全臥床嗎?
需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處理,如果出現流產的跡象,一般建議臥床休息進行保胎;如果流產跡象好轉,適當運動也是可以的。因為長期臥床會導致血栓、胃腸功能減弱,從而出現排便不暢等情況,這些對寶寶和媽媽都不宜。
-
保胎針對保胎有用嗎?會不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呢?
首先要明白黃體酮的治療機理:黃體酮是一種孕激素,可以降低子宮肌的興奮性、抑制宮縮、促進孕卵著床。由于很多媽媽在懷孕的時候,會因為孕激素分泌不足而導致流產的跡象發生,所以,很多孕媽媽到醫院尋求保胎時,婦產科的醫生都會給她開這樣的孕激素,并且這是是一種天然的孕激素,對保胎的媽媽來說沒有害處,當然保胎的藥物很多,專業的醫師會針對患者流產的不同原因使用相應的保胎藥物,促進保胎成功。

-
主持人:各位網民朋友,大家好!歡迎關注《新華名醫談》。自二胎政策開放以來,35歲以上的女性成為生二胎意愿最強的一部分人群,因為孩子來之不易,所以,格外的小心,且跟年輕媽媽相比,她們懷孕幾率要低很多,懷上之后要保胎的概率又會高很多,因此,到醫院保胎的人就更多了。那么,保胎去哪個科室?孕期到底應該怎樣進行保胎?保胎期間需要注意哪些呢?頭胎沒有保胎,第二胎需要保胎嗎?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邀請到重慶愛德華醫院婦產科專家、復發性流產專家呂春梅來為我們做詳細解答。呂院長,您好!
呂春梅:主持人好!網友朋友們好!
-
主持人:對于每一個家庭來講,順利懷孕安全度過孕期一直到生育健康的寶寶,這個過程神奇又漫長,有喜也有憂。通過臨床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孕婦選擇到醫院保胎,那么保胎需要到哪個科室呢?
呂春梅:流產按時間可分為早期流產和晚期流產,如果流產發生在12周以前即為早期流產,一般建議早期流產的孕婦可以到生殖健康科進行治療。而在12周以后到28周的為晚期流產,建議到產科進行相關的治療。
-
主持人:現在大齡孕婦和高齡二胎越來越多,所以當大家懷孕后都尤其小心,那么,在哪些情況下需要保胎呢?
呂春梅:需要保胎的情況有以下幾種,孕期有高危因素的:如孕媽媽年齡在35歲以上,且孕期有異常孕產史,有接觸有害物質,妊娠期并發癥,如孕高癥、妊娠期糖尿病、輔助生育的孕媽及有復發性流產的患者妊娠后需要進行保胎。另外,有流產跡象的孕媽媽也需要保胎,當出現了停經后的下體流血和腹痛,首先應到醫院確診出血和腹痛的原因,并排除宮外孕和宮頸疾病的可能性,確定了是宮內妊娠流產,則需要采取相應的保胎措施。同時,醫生也會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找出流產的原因,并制定相應的保胎措施。
-
主持人:很多朋友都發現,孕育第一胎的時候不需要保胎,但是第二胎可能還需要保胎,這是怎么回事?
呂春梅:其實,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由于現代人生活節奏比較快,并且生育年齡也都比較晚,所以到妊娠第二胎的時候年齡就更大了,而我們女性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卵巢、輸卵管、子宮等生殖臟器及身體素質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到了生育第二胎的時候發生流產的幾率會相應增加、妊娠幾率會減少,所以,二胎媽媽需要保胎的幾率也會更高一些。
-
主持人:呂院長,上次我們也有講過,12周以前流產幾率相對比較大,那么在12周以后,也就是懷孕3個月以后難道就不需要進行保胎了嗎?
呂春梅:一般寶寶在12周以后,就處于相對比較穩定的狀態,發生流產的幾率會大大降低,但也會有一些特殊的情況發生,比如在孕晚期發生的流產,由于子宮畸形、宮頸疾病以及孕前做了宮頸的部分或全部切除,導致宮頸機能不全,進而引起晚期流產,這時候就需要進行保胎干預、保胎處理,否則容易出現胎膜早破、早產、流產,甚至危及到寶寶的安全。同時,在孕期我們還要避免腹部被重力擠壓、撞擊導致流產等。
-
主持人:現在很多高齡孕婦或者是二胎媽媽,因為年齡偏高、懷孕困難,在孕期的時候格外注意,有的孕媽更是全臥床,這樣的保胎方法可取嗎?
呂春梅:需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處理,如果出現流產的跡象,一般建議臥床休息進行保胎;如果流產跡象好轉,適當運動也是可以的。因為長期臥床會導致血栓、胃腸功能減弱,從而出現排便不暢等情況,這些對寶寶和媽媽都不宜。
-
主持人:很多孕媽都知道,孕期睡覺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但對于正在保胎的孕婦,他們臥床保胎需要注意哪些呢?
呂春梅:其實,導致先兆流產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真正導致流產的原因絕大部分是染色體有異常、胚胎有異常等,所以絕對的臥床并不能起到關鍵的作用。但也并不是所有情況都如此,比如著床不穩,就可通過臥床休息達到保胎的效果。至于孕媽媽采取什么樣的姿勢睡覺,這個就需要根據個人情況進行決定了,如果沒有異常的情況,選擇自己喜歡的姿勢即可,但對于有流產跡象的孕媽,如晚期流產,建議可以選擇左側臥位,這樣可以減輕子宮右旋、抑制宮縮,對保胎起到一定的效果。
-
主持人:還有一個是孕媽媽比較關注的問題,那就是保胎針,很多孕媽媽由于體內的孕激素偏低,因此會通過注射黃體酮來進行保胎。但保胎針就一定有用嗎?對寶寶有沒有傷害呢?
呂春梅:首先要明白黃體酮的治療機理:黃體酮是一種孕激素,可以降低子宮肌的興奮性、抑制宮縮、促進孕卵著床。由于很多媽媽在懷孕的時候,會因為孕激素分泌不足而導致流產的跡象發生,所以,很多孕媽媽到醫院尋求保胎時,婦產科的醫生都會給她開這樣的孕激素,并且這是是一種天然的孕激素,對保胎的媽媽來說沒有害處,當然保胎的藥物很多,專業的醫師會針對患者流產的不同原因使用相應的保胎藥物,促進保胎成功。
-
主持人:那么保胎針需要打多久呢?為什么同時去醫院保胎,自己比別人打針的時間要更長?
呂春梅:保胎針具體要打多長時間,需要根據孕媽的個人情況采取措施,因為每個孕婦的情況都不一樣。如果是復發性流產的孕婦,使用保胎的藥物時間稍微就會長一些,至少會超過上次出現流產的時間2-4周。而對于只是有輕微流產跡象的孕媽媽,可以根據胚胎的監測、各個指標的監測決定保胎藥物要使用多長時間,如果各個情況都恢復良好,醫生就會適當減量或停藥。
-
主持人:保胎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引起流產的原因也不盡相同,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進行保胎呢?
呂春梅:如果有流產跡象出現,我們首先要到醫院進行針對性的全面檢查,如生殖系統、血栓前狀態、免疫、ABO溶血、染色體異常等,通過這些檢查可以提前排除影響胎兒的因素,然后在根據檢查結果制定個體化的綜合保胎方案,這樣才能避免流產發生,幫助媽媽保住寶寶。
-
主持人:剛才呂院長也提到了,對于一些重要指標異常的孕婦還需要進行隔天監測,這樣對胎兒的健康會不會有影響呢?
呂春梅:雖然很多孕媽覺得定期隔天監測是比較麻煩的事情,但這是很有必要的。其實,隔天監測主要是檢查血液指標,期間會進行抽血化驗,甚至必要的時候還要用超聲檢查,這對于很多流產的媽媽,特別是復發性流產的媽媽很有必要,因為需要通過監測指標來調整保胎的方案。如果胚胎都在相應的正常指標內發展,這樣保胎的成功幾率會更大。如果通過監測發現,指標沒有達到相應比較好的狀態,那就需要進行藥物的干預,所以抽血進行檢查,對寶寶是很有必要的。
-
主持人:孕期做B超對胎兒發育有影響嗎?
呂春梅:正常情況下,整個孕期需要做3-5次B超,因為早孕期、中孕期、晚孕期B超檢查的內容都會不一樣。如果有復發性流產、有流產跡象的媽媽,在監測過程中就會發現胎兒發育比較小,和孕周平均的月份不相符合,此種情況檢查B超的次數可能就會更多一些,因為需要通過B超來監測寶寶是否向正常的方向發展,監測寶寶的孕囊、心管搏動、胚芽是否在正常指標內,以方便對保胎方案進行及時的調整。
-
主持人:對于復發性流產的保胎,除了上醫院,平時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呂春梅:對于有復發性流產情況的孕媽,建議和醫師保持聯系,進行針對性的全面檢查后制定妊娠和保胎計劃,然后再進行科學性的保胎。如果僅是自己在家里保胎有可能會增加流產的幾率。除了這些情況之外,平時我們在家里也需要注意,如在早期的時候,我們要避免同房,因為這種活動可能會導致流產的幾率增加,還有可能會導致寶寶流產,因此要適當注意一些。同時也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的活動、科學飲食,可以多補充一些富含維生素、高纖維的食物,避免媽媽發生排便不暢,這樣媽媽也更容易保住寶寶。
-
主持人:感謝呂院長今天講解,讓我們學習到越來越多的保胎知識,也希望我們越來越多的媽媽不再受到流產的威脅,也祝各位孕媽順利美滿地度過一個快樂安心的孕期。這一期節目就到此結束了,感謝呂院長以及廣大網友的參與,謝謝大家,下期再見。
呂春梅: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