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軒若亮訪談嘉賓
重慶市人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

-
發生食物中毒后應該立即到醫院就診
如何防范食物中毒的發生,首先我們要明確什么叫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當我們在餐館或者家里多人進食后,都出現消化道的癥狀。這可能就是食物中毒。發生食物中毒后立即到醫院就診。同時,要報告當地的疾控中心。
-
夏季為什么容易發生各類傳染???
夏季常見的傳染病大概分為三類,一是腸道傳染?。夯魜y、副霍亂、痢疾、傷寒、副傷寒、病毒性肝炎等。二是蚊媒傳染?。壕褪潜晃米佣RЯ?,有瘧疾、登革熱、流行性乙性腦炎等。三是鼠媒傳染?。恒^端螺旋體?。ù蚬赛S)、流行性出血熱等。夏季為什么容易發生各類傳染病呢?因為夏季氣候炎熱,各類細菌、病毒生長繁殖快。水源、食物、環境容易污染,是各類傳染病容易發生的主要原因。老鼠、蒼蠅、蚊子、蟑螂等在夏季是繁殖高峰,它們攜帶的各種病原體易污染水源、食物、環境,使人類得病。
-
腸道傳染病預防九字真經:吃熟食、喝開水、勤洗手
怎樣預防腸道傳染病呢?一是吃熟食:病菌對高溫抵抗力弱,只要食物加溫煮熟就能全部殺滅。不吃生的、半生或腌制的海水產品。隔餐、隔夜的食品,要重新加熱煮透,方可食用。二是喝開水,不喝生水,不使用不潔的水漱口、刷牙、洗食具、水果、蔬菜和其他食品。三是勤洗手。餐前、便后洗手,防止病菌經手入口。預防腸道傳染病有一個九字真經:吃熟食、喝開水、勤洗手。
-
洪澇、地震等突發的自然災害后怎樣預防腸道傳染???
最主要是兩個方面,在洪澇、地震發生以后首先一個飲用水要安全,比如在洪澇的時候,糞便、垃圾,還有被淹死的牲畜的尸體在水里面腐爛變質,就會產生大量的細菌,如果我們不注意飲水安全,水媒系的疾病就可以引起爆發性的流行。特別是地震以后,我親臨到汶川地震災區去救過災,有很多被砸死的牲畜的尸體,由于高溫很快就腐爛了,蒼蠅是很多的,所以在這種環境下,如果不經過嚴格的殺菌消毒就可能造成疾病的播散。
-
溺水的救治:在水中要從背后去施救
溺水的救治分兩方面:在水中要從背后去施救。上岸后一要迅速消除口、鼻中的污物,以保持呼吸道通暢,迅速將患者置于搶救者屈膝的大腿上,頭倒懸,輕按背部,迫使呼吸道及胃內的水倒出。二要現場心肺復蘇。三要同時撥打120,尋求專業救治。
-
夏季發生中暑怎么辦?
若發生了中暑怎么辦:一是停止活動,并到涼爽、通風的環境下休息。脫去多余的或者緊身的衣物。二是,如果癥狀比較輕,沒有惡心、嘔吐,給患者多喝水,淡鹽水更好。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三是,讓患者平躺,雙下肢太高15-30cm,以增加回心血量,保證心腦供血。四是,用濕的涼毛巾放置患者的頭部或者軀干部,以降溫。有條件的將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頸側和腹股溝處。五是,如果30分鐘內患者情況沒改善,就要到醫院尋求醫學救助。六是,如果嚴重的高熱中暑患者,打120,緊急送往醫院救治。

-
主持人:近日,由國家衛生計生委與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舉辦的全國衛生應急技能競賽活動在全國各地相繼開展。隨著社會經濟快速轉型發展,衛生應急面臨的形勢、任務更加嚴峻繁重,廣大人民群眾對自身健康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盼。因此,如何有效向公眾宣傳衛生應急知識和技能,提高全社會自救互救能力和衛生應急素養顯得尤為重要。今天,我們邀請到重慶市人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中國醫師協會重慶市急診分會副會長,重慶市醫學會急診專委會副主委軒若亮做客新華網演播室,與網友朋友們在線分享衛生應急知識技能,幫助大家提高應對常見健康危機的能力。您好,軒院長。
軒若亮:你好,主持人。
-
主持人:夏季溫度高,空氣濕度加大,食品容易受到蒼蠅、細菌、霉菌等污染,是食物中毒和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夏季居民如何防范食物中毒的發生?當發生食物中毒后,應該怎樣處理?
軒若亮:如何防范食物中毒的發生,首先我們要明確什么叫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當我們在餐館或者家里多人進食后,都出現消化道的癥狀。這可能就是食物中毒。發生食物中毒后立即到醫院就診。同時,要報告當地的疾控中心。
-
主持人:傳染性疾病一直是威脅我們健康的重要因素,炎熱的夏季也是傳染病高發的季節,夏季常見的傳染性疾病有哪些?應該怎么預防呢?
軒若亮:夏季常見的傳染病大概分為三類,一是腸道傳染?。夯魜y、副霍亂、痢疾、傷寒、副傷寒、病毒性肝炎等。二是蚊媒傳染?。壕褪潜晃米佣RЯ?,有瘧疾、登革熱、流行性乙性腦炎等。三是鼠媒傳染?。恒^端螺旋體?。ù蚬赛S)、流行性出血熱等。夏季為什么容易發生各類傳染病呢?因為夏季氣候炎熱,各類細菌、病毒生長繁殖快。水源、食物、環境容易污染,是各類傳染病容易發生的主要原因。老鼠、蒼蠅、蚊子、蟑螂等在夏季是繁殖高峰,它們攜帶的各種病原體易污染水源、食物、環境,使人類得病。今天重點介紹一下腸道傳染?。耗c道傳染病是有各種病原體從病人或者病源攜帶者的糞便、嘔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圍的環境,再通過水、食物、手、蒼蠅、蟑螂等媒介經口腔進入胃腸道,在人體內繁殖,產生毒素,引起發病,并繼續排出病原體,在傳染給別人。消化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一是經水傳播:病人或病源攜帶者的糞便、嘔吐物排入水源,使水收到污染,水源受到污染后,會引起腸道傳染病的爆發流行?;魜y、傷寒、菌痢稱為三大水媒病。二是經食物傳播:食品的生產、加工、運輸、儲存和銷售過程中,都存在被病原體污染的危險。三是接觸傳染:跟病人握手、觸摸門把手、錢、物等,都可能接觸到被污染物而發病。四是昆蟲傳播:蒼蠅、蟑螂機械搬運了病原體。腸道傳染病共同的臨床表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不振等胃腸道癥狀。有的伴發發熱、頭痛、肢體疼痛,全身中毒癥狀。若治療不及時,可引起嚴重的并發癥,甚至導致死亡。怎樣預防腸道傳染病呢?一是吃熟食:病菌對高溫抵抗力弱,只要食物加溫煮熟就能全部殺滅。不吃生的、半生或腌制的海水產品。隔餐、隔夜的食品,要重新加熱煮透,方可食用。二是喝開水,不喝生水,不使用不潔的水漱口、刷牙、洗食具、水果、蔬菜和其他食品。三是勤洗手。餐前、便后洗手,防止病菌經手入口。預防腸道傳染病有一個九字真經:吃熟食、喝開水、勤洗手。
-
主持人:洪澇、地震等自然災害往往會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重大自然災害后預防次生災害,包括傳染病的發生顯得非常重要,洪澇、地震等突發的自然災害后怎樣預防腸道傳染???
軒若亮:最主要是兩個方面,在洪澇、地震發生以后首先一個飲用水要安全,比如在洪澇的時候,糞便、垃圾,還有被淹死的牲畜的尸體在水里面腐爛變質,就會產生大量的細菌,如果我們不注意飲水安全,水媒系的疾病就可以引起爆發性的流行。特別是地震以后,我親臨到汶川地震災區去救過災,有很多被砸死的牲畜的尸體,由于高溫很快就腐爛了,蒼蠅是很多的,所以在這種環境下,如果不經過嚴格的殺菌消毒就可能造成疾病的播散。
-
主持人:一到夏天,很多市民會選擇游泳來"消暑",因此溺水、中暑等情況常有發生,當遇到溺水、中暑等突發狀況應該如何施救?怎樣預防中暑?
軒若亮:溺水的救治分兩方面:在水中要從背后去施救。上岸后一要迅速消除口、鼻中的污物,以保持呼吸道通暢,迅速將患者置于搶救者屈膝的大腿上,頭倒懸,輕按背部,迫使呼吸道及胃內的水倒出。二要現場心肺復蘇。三要同時撥打120,尋求專業救治。中暑的定義是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的環境中,或在炎熱的環境中進行體力活動,引起的機體的體溫調節功能紊亂所致的一組臨床癥候群。以高熱、皮膚干燥、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的癥狀為特征。若中暑患者的體溫超過攝氏40度,病死率為41.7%,若超過攝氏42度,病死率為81.3%。中暑的預防:高溫天氣減少戶外活動,錯峰出行,出門打傘,避免直接暴露在太陽下。若工作環境溫度高,防暑降溫的措施是通風、降溫、多飲水。若發生了中暑怎么辦:一是停止活動,并到涼爽、通風的環境下休息。脫去多余的或者緊身的衣物。二是,如果癥狀比較輕,沒有惡心、嘔吐,給患者多喝水,淡鹽水更好。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三是,讓患者平躺,雙下肢太高15-30cm,以增加回心血量,保證心腦供血。四是,用濕的涼毛巾放置患者的頭部或者軀干部,以降溫。有條件的將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頸側和腹股溝處。五是,如果30分鐘內患者情況沒改善,就要到醫院尋求醫學救助。六是,如果嚴重的高熱中暑患者,打120,緊急送往醫院救治。
-
主持人:其實,生活中很多人對于衛生應急知識了解很少,每當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卻不知道如何處理。生活中如何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和衛生應急素養?對此,你有什么建議。
軒若亮:首先要普及公眾的心肺復蘇的技能。心臟和大腦的細胞特別脆弱,如果心臟缺血超過4分鐘以后,基本上恢復的可能就比較差了,所以如果我們人人都會心肺復蘇知識,給專業人士到來搶救贏得時間。二是當遇到一些外傷情況時,能夠現場初步的處置能力?,F實生活中,常見的外傷患者進行施救時,首先觀察環境,在環境安全的條件下才對傷員進行包扎、止血、固定、搬運。傷口用干凈的毛巾包扎。如有大出血,在傷口處包扎時加壓止血。還可在近心端用捆扎的方式止血,用毛巾襯墊。肢體骨折就近取材,進行固定,避免骨折端異?;顒蛹又?,血管、神經損傷。
-
主持人:基層衛生應急能力作為發現和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一線關鍵力量,提高衛生應急專業人員的知識能力水平至關重要,那么,重慶市人民醫院在這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
軒若亮:重慶市人民醫院每年都對醫院工作人員進行急救、應急技能培訓。國家衛計委專門頒布了應急技能和急救的要求,我們都要進行考試,經常組織醫務人員到社區、學校、機關單位為老百姓進行急救知識培訓普及。
-
主持人:衛生應急肩負著突發公共事件緊急醫學救援的重大使命,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和落實國家公共安全戰略的重要內容。新形勢下,我國衛生應急機制和體系的建設面臨哪些問題和挑戰?衛生應急機制和體系的建設與完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您看來,未來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進行完善?
軒若亮:我國衛生應急機制和體系建設逐漸完善。我們目前全國的三級急救應急網絡已形成,而且運行良好。同時,各個區(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均配備了衛生應急監控責任人,負責所在行政區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檢測、報告等動作。我們重慶市還按國家統一要求,組建了國家級的急性中毒救援隊、緊急醫療救援隊。
-
主持人: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疾病或者意外事件都會給我們的健康造成威脅,面對這些"威脅",如何及時有效應對處理?因此,提高自助互助能力和衛生應急素養非常重要,我們平時在生活中也應該自己學習掌握一些衛生應急知識技能。今天,感謝軒院長的精彩分享,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軒若亮: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