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濟多士,乃成大業;創新之道,唯在得人。打造一支高技能人才隊伍,是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來,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以“雙高”建設為統攬,圍繞高水平“雙師”建設目標,探索形成了“榜樣鑄魂、翔越拔尖、橋梁搭臺、青苗筑基、破壁保障”人才引育新機制,構建起師資隊伍結構更優、教師發展平臺更足、高層次人才更多、團隊建設更密的人才雁陣格局。 在2023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評選中,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專任教師張春陽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這是學校在“萬馬奔騰”的新時代寫好人才引育文章的生動縮影。
2022年,為進一步調動廣大職工參加技能比賽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發揮技能比賽在提高技能水平、培養技能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全國總工會聯合有關部委共同舉辦了全國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大賽、全國公安基層技術革新專項活動暨比武大賽、全國刑事技術技能大賽、全國體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全國交通運輸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全國工業設計職業技能大賽等6項技能大賽,并決定對大賽優勝者單列表彰全國五一勞動獎,以此激勵引導廣大職工參與競賽、提升素質。
在全國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大賽上,張春陽及其團隊獲得了“工業大數據算法”賽項職工組(含教師)的全國第一名,且張春陽的理論成績在其中位列第一。根據全國總工會2021年制定印發的《職工職業技能比賽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管理辦法》,后經層層推薦、嚴格審核、征求意見等環節,張春陽最終獲評2023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重電成就了我,也改變了我?!弊鳛橐幻胄_€不滿5年的“90后”一線教師,張春陽認為,是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幫助他實現了成為一名教育人的夢想,也為他搭建起了快速成長的廣闊平臺,讓他既能躬下身去教書育人,也能沉下心去夯實技術技能。
近年來,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先后制訂了《人才引育管理辦法(試行)》《優秀人才引進辦法》《教職工攻讀博士學位管理辦法》《教師發展中心建設方案(2023—2025)》等制度,形成人才引育制度體系,系統推進人才引育工作;同時,加大對國家高端人才、博士、高技能人才引進力度,讓更多優秀人才在重電集聚。
2018年,張春陽便心懷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教書育人的渴望,從企業走進了學校,成為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的一名專任教師。
然而初入重電,他所教授的課程和研究方向并非擅長領域?!皳褚皇卤阋K一生,干一行就要鉆一行?!痹趯W院領導的鼓勵下,張春陽秉持著對工作的熱愛和高度的責任心,一路前行、一路求索,不斷在學習中、在培訓中、在比賽中、在實操中磨練與提升專業技術水平,完成了自己的專業積累。在學校開設的工匠工坊里,張春陽的身影總是穿梭徘徊在學生與實訓設備中,他既要給予學生專業方面的指導,又要通過實訓來鍛煉自己的專業技能;對于學院新開設的課程,他也會主動申請,要求自己在備課、上課、總結反思等過程中汲取新的專業知識,快速獲得專業成長。入職以來,張春陽以“敬業、樂業、精業和勤業”的精神,已經逐漸成長為學院的專業技術骨干,在平凡的崗位上努力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除了個人的努力奮斗,張春陽的成長還要得益于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對于新進教師的全方位培育。
在學校人才引育機制下,學校制定了《青年教師培養方案》,高標準建設教師教學實踐工作坊,推進新教師模塊化培訓,建立健全教師個體到團隊的金字塔式培養與評價標準30余項,為新教師脫穎而出提供良好生態。同時全面推進教師培訓,積極開展“1+X”高級職業技能等培訓,認真落實教師五年一周期的全員輪訓制度,2022年教職工參加培訓4977人次。
“新教師還可以通過申請校級課題研究,積累更多的科研經驗,得到快速成長;每個月的‘重電大講堂’,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還會向我們分享科研經驗、競賽經驗、教學經驗?!痹趶埓宏柨磥?,在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無論是年輕教師還是骨干教師,學校都會為他們搭起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舞臺。
對人才的培育,不僅要有務實的支持舉措,同樣也要以精神感召,為人才注入成長動力。一直以來,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緊扣立德樹人根本要求,以身邊榜樣為引領,在全校教職工群體中營造“一帶多”“團隊帶個人”“全員創優”的濃厚氛圍,激發大家干事業、爭先創優的熱情。
此次比賽前后跨越兩個學期,300多個日夜,在重復的訓練和漫長的備賽過程中,張春陽也坦言自己曾多次產生過不自信和懈怠情緒?!耙聼o巨細,精益求精?!薄氨荣惛偧?,是一展胸中所學,綻放自己的光芒?!辈煊X到張春陽的這些低落情緒,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院長武春嶺和副院長何歡及時與張春陽溝通、談心,向張春陽傳授分享了他們多年來參加比賽以及指導教職工參加競賽的經驗和心得,告訴他要“極心無二慮”,讓他摒除雜念,專心備賽,勉勵他保持初衷、精益求精、一絲不茍。此后,張春陽在工匠精神的感召下,堅持在實操訓練中“競速”,在理論學習上“加練”,專心致志,一往無前。
在日常工作和教學中,學院領導則是以身作則樹榜樣,事事干在前,引領、激勵其他教師自發學習,實現自我成長?!拔覀儗W院的專任教師干勁都很足,大家即便沒課,也會在工作坊里和學生一起學習?!睆埓宏栃ΨQ,有時領導、前輩們不舍晝夜的奮斗拼搏,讓身為年輕一輩的他也自愧不如,只能暗下決心,以勤學長知識,以苦練精技術、以創新求突破。
為了更好的備賽、應賽,張春陽及其團隊共同開展了大量技術攻關與現場試驗工作,尤其是在科研攻關的過程中,面對數據質量控制問題,多源數據關聯問題,大數據系統集成問題,他們白天泡在備賽現場,晚上連夜開展分析研究,經常是邊研究、邊改進。經過不懈地努力鉆研和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他和團隊不斷優化人工智能算法技術,最終完成了一套結合機器學習技術的數據處理算法,能夠充分挖掘和展現工業大數據中所蘊含的價值,并在比賽中將工業大數據預測的誤差得分提高到99.83(百分制),取得了比賽第一名。而他們比賽時使用的人工智能算法對于有效提升國產數控機床等智能裝備的性能和技術競爭力有著重要意義。
自上而下的榜樣引領、精神感召不僅幫助張春陽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一路前行,也讓他在教書育人時更加重視對學生人格的塑造。
“德行天下,技贏未來”是張春陽一直恪守的人生信條,他希望自己能夠走進學生心靈,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從精神上去影響學生,真正讓學生獲得人格和精神層面的成長。因此,他總是嚴謹認真、一絲不茍地培養和要求學生,將自己對理論知識的深入剖析和對技能技術的卓越追求,深耕在學生們的心中。他堅信“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為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更要注重學生適應崗位和社會的能力;不僅要教會學生怎樣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更重要的還要傳授給學生為何處世之道,待人之道。
積極引才,精心育才,全心留才。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重視人才的引、育、留,以愛才之心,全心培植留才沃土,為人才的成長筑基,發展護航。
張春陽回憶,去年前往外地參賽時,為了讓他和團隊提前到達比賽地點,做好相應的應賽準備,學院專門給予了部分資金支持,為他們備賽、參賽盡量免除后顧之憂。
張春陽介紹,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日益重視,面向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組織開展的涉及各行各業的院校競賽、行業競賽等也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職業院校也開始鼓勵一線教師積極參賽,實現以賽提技、以賽促學、以賽促教。
每一年,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各個系部、二級學院都會主辦、承辦各類省部級、國家級職業技能競賽的相關賽項,也會積極擴寬教師獲取校外職業競賽相關信息的渠道,為教師參賽搭橋引路,并鼓勵、支持廣大教師報名參賽。為了充分調動起教師參與職業技能競賽的積極性,學校除了資金支持,也會出臺相應的政策和獎勵機制,比如設立競賽專項獎勵,或在教師績效評級等方面給予一定傾斜和激勵。
進入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以來,張春陽對學校在教師激勵方面的全力支持感觸頗深?!皺C會人人均等,只要你肯干?!北M管入職時間并不長,但張春陽同學院及學校的其他一線教師、專業領軍人、院系領導等一樣,都享有同等爭取獎勵激勵、向上發展的機會。
而這主要源于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已將“優績優酬”的績效文化發展為全校教職工的基本認同。學校通過創建“基礎績效+崗位績效+調控與考核績效+獎勵績效”動態調整機制,創新績效改革,打破了收入分配“大鍋飯”、薪酬激勵“天花板”,破除了制約教師發展的主要壁壘。在對教師的管理上,不斷進行優化、深化,建立了競聘上崗的工作模式,打破崗位聘用“終身制”;還推進崗位分類管理,設置教學為主型、教學科研型、科研應用型三類崗位,把師資隊伍建設納入類型化發展的軌道。
“此后我將再接再厲,履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爭取取得新的成績?!睆捻攲又\劃,構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新機制,到精準施策,實行引才、育才、留才的種種務實舉措,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讓張春陽在奮斗中揮灑青春熱血,踐行育人使命,用他扎實的學識與過硬的技術本領展示出新時代優秀“技工人”的風采,馳騁于百舸爭流的新時代。
近年來,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以“榜樣鑄魂、翔越拔尖、橋梁搭臺、青苗筑基、破壁保障”人才引育新機制,構建人才雁陣大格局,助推學校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
師資隊伍結構更優——教職工達到1537人,正高級職稱131人(二級教授5人),博士134人,專業課教師“雙師型”教師占比72.4%。
教師發展平臺更足——有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2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5個、市級名師工作室6個。
高層次人才更多——自主培育國家級教學名師2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7人、全國技術能手6名、重慶英才9名、巴渝學者6名、巴渝特級技師7名以及省部級技能人才10名。
團隊建設更密——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個、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2個、重慶市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3個、重慶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