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閉幕
陳敏爾唐良智王炯等出席 張軒主持會議 周旬當選為市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營造文旅“新場景” 推動產業“再升級”
-
重慶市人大代表、重慶中旅集團董事長 劉放關注旅游戰略品牌的打造和管理
重慶要建設國際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持續提升知名度、美譽度,品牌是一個制高點,也是產業持續成長不可或缺的要素。
-
重慶市人大代表、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長 黎方銀文化為旅游市場保持吸引力“托底”
重慶的旅游熱度節節攀升,而當熱潮消退之后,支撐市場的就是文化吸引力,從這個意義上看,文化起到的是一個“托底”的作用。
-
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冠達控股集團副總裁 劉彥重量級資源的整合有利于形成產品和品牌集群
重慶的夜間旅游缺少具有持續引領作用的“爆款”產品,我同意這個說法。這既取決于決策層面的規劃布局,也考驗市場主體的眼界和定力。
-
重慶市人大代表、重慶中旅集團董事長 劉放重慶都市旅游呼喚“大手筆”的文旅融合產品
山水都市風貌及歷史文脈是重慶寶貴的資源,而利用好這些資源,真正串聯融合得非常成功的文旅產品還沒有出現。重慶的都市旅游恰恰需要這樣強大的引擎。
2西部大開發新格局 重慶如何扮演支撐角色
-
重慶市發改委主任 鄭向東唱好“雙城記” 建好“經濟圈”
尊重客觀規律,發揮比較優勢,推進成渝地區統籌發展,促進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
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李敬抓住雙城經濟圈機遇進一步推進“大開放”
在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下,建議兩地的開放口岸功能要進行整合、要相互銜接、要互為補充,同時也要各具特色,符合各地開放資源稟賦。
-
重慶市人大代表、潼南區委書記 曾菁華在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根本在產業發展
潼南升級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已經通過了審核和驗收,正在審批的過程中。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確定以后,潼南在招商引資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面更具優勢、更有機會。
-
重慶市發改委主任 鄭向東重慶具備區位、生態、產業、體制四大優勢
重慶具備區位、生態、產業、體制四大優勢,在城市功能、基礎設施、產業創新、改革開放和綠色發展方面具有良好基礎。
3共建“一帶一路 ” 重慶如何提升“帶動力”
-
重慶市商務委主任 張智奎重慶從五個方面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重慶在開放型經濟發展中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2019年實現外貿進出口增長10%左右,實際利用外資保持100億美元以上,外商直接投資23億美元左右,居中西部前列。
-
重慶市人大代表、兩江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王志杰兩江新區努力成為重慶擴大開放的排頭兵
兩江新區積極主動服務國家戰略,也依托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新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在拓展開放通道、提升開放平臺、發展開放型經濟、優化開放環境、深化對外交流合作、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這些方面下了功夫。
-
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市政協副秘書長 王濟光重慶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倡導者之一
重慶要加快優化空間布局,構建系統性政策支持體系和外向型產業體系。一是要完善通道沿線基礎設施。二是拓寬資金投入渠道。三是延伸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內涵和外延。
-
重慶市人大代表、兩江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王志杰兩江新區應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引擎
要利用好兩江新區的制度優勢,要充分釋放國家級新區先行先試的制度紅利,要圍繞營商環境、自貿試驗區改革,中新互聯互通、國際多式聯運、陸海新通道等方面來開展首創性、差異化的改革探索。
4推動綠色發展 讓科技創新引領生態環境保護
-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 陳衛重慶2019年綠色信貸余額超1900億
重慶大力推動金融改革創新,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綠色金融支撐,2019年全市納入統計的綠色信貸余額超過1900億,同比增長超20%左右。
-
重慶市人大代表、長壽區委書記 趙世慶堅守不讓一滴污水流入長江的承諾
長壽作為一個環境風險比較高的地區,始終堅持把生態環保作為長壽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保障線筑牢筑好,堅守住決不能讓一滴污水流入長江的承諾。
-
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市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 張勇構建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體系
要瞄準國際國內前沿,構建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體系,面向重慶市生態環境管理重大需求,建成現代化的生態環境學科體系,不斷提升科技成果質量,產出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在一些重大環境問題和領域逐步實現從“跟跑為主”向“并跑或領跑”的轉變。
-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 陳衛利用“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推動綠色發展
開展這一試點,就是要通過源頭減廢、資源利用、安全處置等措施,倒逼產業升級、消費轉型,實現綠色發展。

-
易小光解讀政府工作報告:重慶建設智造重鎮同時向數字重鎮前進
近年來,重慶市提出圍繞“芯屏器核網”壯大智能產業鏈,一批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先后建成。在今年的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在強調“芯屏器核網”的同時,提出建設“云聯數算用”要素集群。在“芯屏器核網”基礎上提出“云聯數算用”,是重慶推動智能經濟發展的一種新思維和新格局。這種提法背后是希望推動重慶在實現從制造重鎮向智造重鎮轉變的同時,還能向數字重鎮前進。這會為重慶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新的抓手,同時在提升城市功能、便利市民生活等方面產生新作用。
-
政協“一號提案”聚焦農村“三變” 為鄉村振興助力
提案顯示,民建市委會等五界別經過近半年深入試點村和相關部門、市場主體、基層一線干部、村民等的走訪調研,在看到重慶“三變”改革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同時,也發現一些亟待完善和進一步改進的問題。比如說政策配套不完善、承接主體力量薄弱、工作隊伍力量不強、農民顧慮多信心不足等。因此提案建議,重慶應完善頂層設計,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增強各方力量,培育壯大農村經營主體;加強隊伍建設,強化“三變”改革組織保障;加強探索創新,確?!叭儭备母锝】低七M。